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每日关注!中国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确定性——博鳌亚洲论坛多国领导人开幕式致辞

发表于: 2023-03-31 08:55:23 来源:京报网

昨天,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进入第三天,也迎来本届年会的“重头戏”——五国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所有媒体记者一早便抵达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对各国政府首脑在这个兼具亚洲特色和全球影响的国际交流平台上发出的声音满怀期待。

上午10点,开幕式准时举行。从各国领导人的发言、现场观众的专注以及雷鸣般的掌声中,记者感受到,即使面临“不确定的世界”,人们仍然对“团结合作,开放包容”抱有信心,期待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直面挑战:不确定的世界

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同时也被视为外界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今年年会的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此前在《不确定的世界,不确定的未来》一文中表示,过去三年中,新冠病毒、冲突和通胀轮番踏上舞台中心,成为了不确定性的罪魁祸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潘基文指出,相比变故频发的2022年,2023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无论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做好准备,在2023年再度迎接各种难关和挑战。在不确定性大行其道的“新常态”下,“喘息”成为了一种奢求。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主旨发言中提到,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关系现状正对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造成影响。紧张局势导致气候应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预防未来大流行等议题进程受阻,国家安全优先和产业链转移趋势明显,科技和经济两极化加深,各国经济成本激增,竞争和摩擦加剧。

面对诸多挑战,经济学界的预测也出现了分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将全球经济增幅上调0.2个百分点至2.9%。然而,世界银行却警告,全球经济衰退正在逼近,称2023年的经济增速将是史上最为羸弱的增速之一,且“已经来到经济衰退的危险边缘”。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对本报记者表示,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他强调,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寻找答案。”

谋求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恢复线下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徐秀军已十几次参加年会。谈及此次参会的感受,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最明显的是感到“生机勃勃的景象又重新回来了”。

“参会的嘉宾精神状态非常好,非常有活力,面对面交流也更加坦诚。”徐秀军说。

开幕式现场进行主旨发言的国家领导人直面问题的同时,也呼吁各方保持对话、加强合作,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李显龙强调,亚洲发展离不开稳定、包容和开放,促进地区发展和全球繁荣需要从三个层面加强对话和合作:继续促进中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深化亚洲各国彼此间的合作,以及亚洲国家加强与欧洲和世界各国的联系。

西班牙将在今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开幕式发言中指出,中国和欧洲占据全球1/4的人口和全球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有大量的共同利益,也面临共同的挑战。“欧中在坚持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个领域存在巨大的互利共赢合作空间。”

今年是中西建交50周年,桑切斯强调,只有通过对话、团结和合作才能够重建信任,西班牙愿意同中国及全球各国加强外交互动。他同时表示,中国的现代化和亚洲的增长使世界受益良多,亚洲和欧洲在过去数十年里共同发展,在未来也可以继续如此。

迎接机遇:中国提供确定性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的主旨发言受到极大关注和期待。他强调,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从未来看,中国发展的目标和前景是确定的;从当下看,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和态势是强劲的。

李强的发言引发现场嘉宾强烈反响,获得数次掌声。徐秀军表示,李强总理的发言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势头,为亚洲和世界的经济复苏注入了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高飞说,李强总理所展现的中国政府的执政方向、他本人的执政理念,都是外部世界重新了解中国的视角,也回应了外界对未来中国发展的期待。“中国以自身实力和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对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比较现实的答案。”

中国方案也让非洲国家深受启发,科特迪瓦总理阿希在发言中指出,面对共同挑战,非洲将亚洲视作战略伙伴,积极地向亚洲学习。他强调,中国在气候问题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都给非洲国家启迪。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世界存在适合各国国情的世界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道路。中国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很好的例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正是团结合作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安瓦尔呼吁,随着疫情逐渐结束,应进一步巩固“一带一路”合作的势头。

后疫情时代的亚洲国家合作值得期待。李显龙说:“亚洲各国乐意跟随中国推动本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更期待能够抓住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机遇,推动投资、贸易、旅游业的复苏。”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亚洲发展离不开稳定、包容和开放。

东盟成员国正系统性地加强彼此间的融合发展,其提出的诸多机制与亚洲其他机制互为补充,有助于在亚洲国家间建立一个具有韧性、环环相扣的合作网络,也有助于加深亚洲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合作。

中国是亚洲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体,在各方面合作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欢迎中国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政策,也乐见中国继续支持多边主义和区域合作,期待各方能够更加积极地为区域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只有通过对话、团结和合作才能够重建信任,西班牙愿意同中国及全球各国加强外交互动。西班牙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实现稳定和繁荣,支持自由、平衡、公平的贸易关系。

今年是中西建交50周年。过去的50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是西班牙在亚洲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市场,同时中国游客和西班牙中资企业的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中国的现代化和亚洲的增长使世界受益良多,亚洲和欧洲在过去数十年里共同发展,在未来也可以继续如此。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世界三十年来的历程和当今发展趋势表明,存在适合各国国情的世界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道路。民主不应成为口号,不能成为给他国贴标签的主观标准。民主问责的关键在于领导人对全体人民负责,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决策透明度,坚持科学有效的治理。

不确定性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新冠疫情和全球通胀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应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携手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正义,全面提高生活水平。

科特迪瓦总理阿希

外部冲击与内部需求让非洲各国面临两难决策,既要保持增长也要保持良好的宏观经济状况。充分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团结合作非常必要,有利于为各国提供宽松的融资环境。

面对共同挑战,非洲将亚洲视作战略伙伴,积极地向亚洲学习。同时,非洲在联合国、G20和国际治理体系当中,也应该拥有一席之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023年是中国和科特迪瓦建交40周年。科中双方都为实现繁荣、幸福、和平、博爱而奋斗,我们相信我们的合作必将成果丰硕,未来可期。

(原标题:中国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确定性)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吴娜

流程编辑:u028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