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乐,不思蜀!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和邓艾领兵攻打蜀汉。魏军进兵至剑阁时,被姜维所挡,不能前进。李白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姜维镇守剑阁,钟会不能前进半步。就这样,魏军和蜀军僵持不下,战事一直干耗着。此时邓艾提出一个计谋,他从小路抄小道前往成都,给刘禅来个出其不意。
(资料图片)
钟会和姜维对峙在剑阁,邓艾则是领兵偷渡阴平,直取成都。既然是偷袭,肯定不能带很多兵马,邓艾就带了两千人。
邓艾一路上悄悄前进,在绵竹杀死诸葛瞻之后,继续前进,奔袭成都。当刘禅听说邓艾来了,既没有组织兵马抵御,也没有说要与成都同生死,而是直接出城投降了,将蜀汉江山拱手送人。
很多人就很费解,蜀汉此时还有十万士兵,而邓艾只有两千人,这仗怎么打都行,为啥刘禅非要投降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蜀汉无可用之人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国后期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缺失,朝廷之上除了姜维之外,已经没有大才。
所以,当邓艾领兵打到成都的时候,没有人可以站出来守卫成都,他们无法担当重任。如果蜀汉有一个像于谦这样的人,打一场“成都保卫战”,蜀汉也就不会亡了。
二、神兵天降,无心再战
蜀军对邓艾是非常畏惧的,因为蜀军根本不知道邓艾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直接就到了成都。况且,邓艾还把诸葛瞻杀死了,这对蜀军的打击是非常大。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在蜀军心中诸葛亮就是神,所以他们对诸葛瞻也是相当的崇拜,如今诸葛瞻死了,他们的信念崩塌了,他们无心再战。
三、谯周之言
蜀汉内部并不稳定,分为很多派系,其中谯周就是投降派,跟东吴的张昭一样,主张投降。对于谯周来说,谁当皇帝无所谓,只要自己活着就行。
邓艾攻打成都时,谯周就劝说刘禅投降,他说只要刘禅投降,保证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刘禅本来就没有主见,听到谯周这样说,自然就投降了。
刘禅投降之后,他就来到了洛阳,幸福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留言、点赞、分享,谢谢!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略》等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